跳到内容(按回车键)
主要内容

农村幼稚园的发展之路

2017-07-13

©UNICEF/China/2017/Li Peiwei

额依幼稚园园长芳芳经常骑电单车去采购园里所需用品。

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出发,行车半小时后,我们看到了芳芳。她今年25岁,是西二镇额依幼稚园园长。额依幼稚园位置偏僻,芳芳骑着摩托车为我们带路。在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来到这所位于山顶的幼稚园。

额依幼稚园是西二镇额依村唯一的幼稚园,並由芳芳一手创办。芳芳22岁时刚从大学毕业,随男友来到了额依村,她发现整个山村竟沒有任何幼稚园。未符合上小学年龄儿童只能跟着耕田的父母在田地幹活,不仅吃饭不定时、缺乏安全保障,也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些状况都深深触动了芳芳,因此她下定决心要为这裏的孩子创立幼稚园,让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照顾。

事实上,实现梦想並非易事。芳芳努力筹款和收集充足资源,在兴奋的心情下,幼稚园于2014年9月开幕,学校有11名学生。然而,学校缺乏资金,未能为学生购买合适年龄的玩具。芳芳和其他导师只能用铁支建韆鞦和爬行栏架。由于学校位于偏远山村,学生週末仍须留在学校,财政负担因此增加。幼稚园专业教师匮乏、工资待遇低、令聘请合资格专业教师难度增强。

再者,家长对学校期望是另一难关。家长普遍认为优秀的幼稚园中,老师主要教导学生读写和计算,从而要求老师朝这方面教学。结果,学生三岁时,已需要面对考试和读书压力,他们的小手勉强执笔时,已开始学写潦草中文字和拼音。

2014年,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在位于中国西部的云南、贵州、重庆、新疆和广西五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新周期的农村爱生幼稚园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创造安全、健康、包容各方的幼稚园环境和采用有效教学方法,帮助当地教师和家长实践儿童早期发展科学理念,促进3-6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额依幼稚园获入选为项目的首批试点幼稚园。其后,芳芳和老师参加省级和县级专业培训,以及前往市内优秀幼稚园观摩。每次学习回来,她都把培训材料复印、分发给每位老师,与她们交流心得,並把新学会的舞蹈、儿歌和手指操教给老师,大家互相学习。项目省级的专家和导师也定期到幼稚园,根据幼稚园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

lipeiwei 1
©UNICEF/China/2017/Li Peiwei

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额依幼稚园的孩子

芳芳和老师的努力沒有白费,现在幼稚园已有近60名孩子。一走进幼稚园,迎接我们的是孩子欢乐的笑声。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三五成群,用竹筒搭建「城堡」,爬行穿越高高低低的栏架,趴在用纸箱拼接成的「履带」中,合力让「坦克」前进。幼稚园依然沒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整套儿童玩具,但老师和孩子一起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废旧材料自制玩具,让户外活动变得丰富有趣。

lipeiwei 2
©UNICEF/China/2017/Li Peiwei

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额依幼稚园裏,孩子用竹柱制成「城堡」。

lipeiwei3
©UNICEF/China/2017/Li Peiwei

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额依幼稚园裏,孩子趴在用纸箱拼接成的「履带」,合力驱动「坦克」前进。

lipeiwei4
©UNICEF/China/2017/Li Peiwei

在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额依幼稚园裏,孩子正在爬行穿越栏架。

额依幼稚园课程宗旨是让孩子从自然环境和游戏中学习。教室外的墙壁以五颜六色的松果、树皮、玉米棒等当地农作物装饰,孩子能认识本地农作物,同时更是数学教材,用来学习计算。透过游戏,孩子能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再也不用枯燥地一遍一遍抄写数字。走进教室,图书和玩具包整齐地放在一角,墙壁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美劳作品……教室已经变成了孩子的乐园,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茁壮成长。

lipeiwei5
©UNICEF/China/2017/Li Peiwei

中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二镇额依幼稚园的教室外墙展示当地的农作物。

截至2016年底,仅弥勒市已有40个幼稚园试点,308名教师曾参加培训,7,177名儿童受益。由于试点位于贫穷地区,人力资源缺乏是目前紧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但如果我放弃,这群可爱的孩子该怎么办。」芳芳沉思了几秒说:「回忆我成立幼稚园的初衷和大家的支持,我还是想坚持下去。」

捐款支持UNICEF的全球工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