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沒有廁所 營養不良風險更大
2015-11-19
紐約/香港,2015年11月19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今天表示,全球數百萬名極端貧窮的兒童,正因為缺乏廁所設施,而受到威脅。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衞生程度偏低與營養不良的有密切關係
全球有24億人口還未有廁所可上,而世上每8個人中,就有1人須隨地便溺(即合共9.46億人)。與此同時,全球估計有1.59億名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另有5,000萬兒童體重並未及同齡兒童的正常水平。
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及世界衞生組織共同發佈的報告《從食水及環境衞生改善營養情況》,首次引述多年的個案及其他研究,顯示衞生情况惡劣與營養不良息息相關。重要的是報告會成為日後行動的指引。
衞生情况惡劣、特別是隨地便溺的環境,令患上腹瀉的機會增加,而腸道寄生蟲亦容易傳播,這會導致當地的人營養不良。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食水及環境衞生計劃負責人桑杰‧書杰塞克若(Sanjay Wijesekera)說:「我們要以切實和創新的方法,解決居民可以到哪裏上廁所的問題,否則我們將無法挽救數以百萬計最貧窮和最弱勢的兒童。研究證實了營養不良及衞生的關係,正正是另一個促使我們改善衞生的原因,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成功。」
每年,有9%五歲以下兒童死於腹瀉,患者透過與受感染的糞便接觸、攝入微生物(即糞口途徑)感染。當廁所使用率偏低,患上腹瀉的機會便會增加。
每年全球約錄得17億5歲以下兒童患上腹瀉個案,其中以低收入國家情況最為嚴峻,年均有3次爆發。而最脆弱的兩歲以下兒童患上腹瀉的頻率最高。多次腹瀉發作會永久地改變他們的腸道健康,讓兒童無法吸收重要的營養素,導致生長遲緩,甚至死亡。
每年有300,000名(即平均每日超過800名)5歲以下兒童因欠缺食水與衞生設施,而死於腹瀉相關疾病。當中,以居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南亞地區的貧窮兒童最受威脅。 在部分流行隨地便溺的地區,腸道寄生蟲如蛔蟲、鞭蟲及鉤蟲都會經受污染的土壤傳播。鉤蟲是孕婦貧血的主因,並使孕婦誕下營養不良、體重不足的嬰兒。 |
© UNICEF/NYHQ2012-2155/LeMoyne |
- 剛果民主共和國因爆發衝突而需要緊急救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流離失所的居民提供營養改善及食水、個人及環境衞生(WASH)的介入措施。五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及水媒疾病個案明顯減少。近六成人口建坑廁,並有90%營養不良兒童在一年間回復正常體重。桑杰‧書杰塞克若說:「即使是在最貧窮的國家,抑或緊急時期,我們都沒有任何理由不去改善衞生問題。另一方面,我們有許許多多理由——要拯救每名生長遲緩或體重低於正常水平的兒童,甚至是病重或死亡的——難道這樣的問題不逼切嗎?」
捐款支持UNICEF的全球工作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