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EF HK主席陳晴獲邀出席聯合國「努力減少不平等」辯論會議 呼籲全球:「減少不平等從孩子開始」
2013-07-18
紐約/香港,2013年7月18日──聯合國大會上周一召開了題為「努力減少不平等」的主題辯論會議,呼籲國際社會致力消除地區之間和國家內部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主席陳晴女士在會上為兒童權利發聲,成為首名在聯合國大會主題辯論會議上獲邀發言的中國及港區非官方代表。陳晴女士強調性別、種族、習俗及健康狀況等,只是「不一樣人生」的元素,不應成為「不平等」的藉口,並提出「減少不平等從孩子開始」。
是次會議在上周一(7月8日)於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獲多國代表以及各個聯合國組織出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執行主任安東尼.雷克 (Anthony Lake)及UNICEF HK主席陳晴女士亦雙雙獲邀出席,並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Ban Ki-moon)在會上領導發言。會後,陳晴女士更分別與安東尼.雷克及聯合國大會主席耶雷米奇(Vuk Jeremic)會晤,進一步交流對解決社會不平等,以及協助婦女、兒童走出困境的意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開幕講話時指,平等已成為2015年後全球發展議程討論的核心所在,減少社會上的不平等現象,需要作出革命性的改變。「社會和經濟 的不平等,可以撕裂社會結構,破壞社會凝聚力,有礙國家發展。不平等現象會引致犯罪、疾病和環境問題惡化,阻礙經濟增長」。他呼籲各國要以更大努力、投放 更多資源,將重點置於年輕人,消除極端貧困和饑餓。
UNICEF HK主席陳晴女士在會上發表了長達10分鐘的講話,以世界各地的兒童生活狀況及問題,闡釋全球不平等的現象及箇中緣由。她以敍利亞戰爭為例指出,不少兒童被當作人盾,至今超過1700名10歲以下兒童在戰爭中被奪去性命。她又將中國亟須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帶到聯合國,她表示,估計中國現存有近1億名 「留守兒童」,孩子的父母到外省工作,把大量小孩留在原居地,使他們缺乏應有的醫療保障和學習機會,最後陷入繼續貧窮及知識貧乏的惡性循環。為此 UNICEF協助內地合作伙伴設立「兒童友好家園」,為他們提供基本醫療、教育支持和家庭教育等服務。
「每個孩子都是生來平等,性別、種族、習俗及健康狀況等,都應該只是孩子『不一樣人生』的元素,不能成為孩子『不平等童年』的藉口。」她坦言:「如果我們對他們面對的不平等和不幸視若無睹,我們將只看到更多成千上萬的孩子,眼中只有怨恨和絕望。我們怎能讓他們失望?」
縱使相對上述地區,香港的不平等情況未算嚴重,但陳晴女士直言,新移民及少數族裔兒童在本港社會上亦是被忽略的,值得大家關注。「有的時候他們未獲充分機 會發展所長,雖說香港是比較富裕的一個地區,貧富懸殊亦局限了不少兒童獲取均等學習的機會,UNICEF HK正致力解決這問題。」
陳晴女士在會上向各國,介紹了一系列由UNICEF HK策動或有份參與的措施,以提升本港兒童參與權,透過不同渠道讓兒童及年輕人有機會向社會及政府表達訴求,對社會的不平等問題反映意見。她 稱,UNICEF HK自2010年起,透過製作「Voices of Youth」電台節目,為香港兒童及青年人提供發聲平台;另參與由政府牽頭及資助的兒童議會,讓兒童議員代表辯論與兒童有關的議案。 「我是一名母親,也是UNICEF的一部分,『攜手為兒童』是我們的座右銘」。陳晴女士語重深長地呼籲各國領袖,「為了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孩子,減少不平等應從兒童開始。」
UNICEF執行主任安東尼.雷克亦在會上表示,社會發展極為不均,婦女和兒童方面的發展步伐大幅落後,在任何情況下,「不解決最弱勢群體的困境,我們不可能消除極端貧困。」他續指,不消除社會發展不均的問題,便不可能達成《千禧發展目標》,「如果我們不專注於疾病、文盲和剝削行為最集中的地方,我們便不能成功達成這些目標:根除小兒麻痺症;降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令更多人獲得保健、教育、營養,或乾淨的水和衞生設施。」
聯合國於2000年9月召開的千禧年高峰會,首度通過《千禧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以期在2015年底前把極端貧窮人口比例減半、遏止愛滋病毒蔓延、普及小學教育、促進兩性平等、確保可持續環境等8大國際性目標。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