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CEF/youthoutreach
2014-協青社「UNI-SKATE」(YOU NEED SKATE)
© UNICEF/2014-uniskate
© UNICEF/2014-uniskate-2
關注的議題:
- 青少年參與黑社會活動有低齡化的現象
- 青少年吸毒問題持續,隱蔽吸毒情況越趨嚴重。根據保安局禁毒處出版的《2011/12年學生服用藥物情況調查》向15.6萬名全日制高小、中學及專上學生的調查,發現有17,500名學生曾吸毒。
計劃範疇:
實踐兒童權利、服務受吸毒影響的兒童及青少年
目的:
- 為高危青少年提供培訓,以有趣、健康之滑板活動,取代黑社會文化及高危活動,如濫藥、吸煙、刑事行為
- 透過滑板運動建立成就感,提升青少年的學習或工作動機
- 聘用曾涉足黑社會文化或有濫藥經歷的過來人為導師,協助高危青少年以滑板運動取代負面行為
- 於社區中心、學校或街道進行滑板表演,吸引青少年參與,推動健康運動及提升青年對健康活動的興趣
簡介:
- 計劃為一項新計劃
- 花式滑板巡迴表演:曾接觸黑社會文化或濫藥的「過來人」作出6場花式滑板表演,預計每場將有約400名觀眾。希望藉着表演讓高危青年對花式滑板產生興趣,並招募青年參加花式滑板培訓
- 花式滑板培訓:為60名高危青年提供共120小時的培訓,內容包括:介紹滑板運動文化,教授滑板安全知識、基本動作、不同地形的滑行操控及基本滑板花式。其中20名有潛能/表現良好的青少年會組成滑板隊。隊員可獲得額外48小時的進階培訓
- 花式滑板比賽:為滑板隊及全港青年提供一個滑板交流及表演的平台,將邀請本港知名玩滑板的影藝名人表演及擔任評判,目標向500名青少年傳達健康運動的訊息
項目成果:
- 計劃接觸17,703人
- 共2,030人出席6場滑板巡迴表演
- 成功為64名青少年提供花式滑板培訓,並於當中挑選20位表演良好的青年組成滑板隊作進階培訓
- 計劃中的花式滑板比賽成功向達500名青少年展示健康滑板運動,提供正面訊息給所有觀眾
- 在計劃結束後以問卷調查了64名參與計劃的學員及3位學校老師,結果顯示
全部學員均表示計劃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自我認同感及提升對健康生活的興趣
全部老師表示若再舉辦本活動,學校會繼續參加 - 經社工接觸及參加滑板班後,不少學員的負面行為漸漸減少並轉移投入練習滑板,增強個人自信心及能力感
No. of beneficiaries: 2,614
2012-協青社「機動網絡行者」
關注的議題:
- 香港有逾4成青少年上網成癮,情況比10年前高出12倍
- 經常流連網吧的青少年吸毒機率為其他青少年的10倍
- 愈來愈多罪行,如青少年色情陷阱、吸毒及黑社會問題等,都在互聯網發生或與網吧相關
計劃範疇:
實踐兒童權利、受吸毒影響的兒童之相關工作及受身、心、性虐待或疏忽照顧影響的兒童之相關工作
目的:
- 把健康生活及正面信息擴展到網絡世界,以建立一個安全、具正面影響力的網絡系統
- 聘用曾有濫藥及黑社會行為的「過來人」青少年成為「網絡大使」,提供在職培訓
簡介:
- 計劃為現有計劃,已在進行中
- 尋找服務對象:
透過社工和「網絡大使」於互聯網包括即時傳訊軟件、個人網址、社交網絡、網絡遊戲、聊天室及論壇上
搜尋處於危機之青少年,盡快評估及掌握青年對象的危機狀態,需要時提供進一步的服務 - 介入(配合協青社深宵外展隊):
配合外展隊的服務,邀請邊緣青年到暴走車使用多元化的設施,加強他們與外界聯繫
提供即時面對面或電話輔導諮詢、就學及就業轉介資料
推介活動及比賽,邀請青少年參加
聘請曾有濫藥或黑社會行為的青少年成為「網絡大使」,提供在職培訓
項目成果:
- 透過網上討論區、手機程式等方式接觸了6,002名青少年,並向其宣揚沈溺上網、濫藥及黑社會文化的禍害等正面訊息
- 聘用了曾有濫藥或黑社會行為的青少年成為「網絡大使」,並親身接觸了1,180名青少年,令他們重過積極正面的生活
- 轉介了108宗個案,包括為90名青少年轉介到協青社蒲吧及為17名青少年危機介入中心跟進,另外為1名青少年轉介到其他外間服務機構
- 為49名青少年作職業轉介,為1名青少年作學業轉介
- 項目以問卷調查了100名曾接受計劃的服務對象,結果顯示
i) 近7成青少年表示,他們非常同意及同意透過手機APPS/網上平台,會更願意與外展同工聊天
ii) 有87%青少年表示,他們認為在有需要時會及會考慮透過手機APPS/網上平台找協青社提供協助
人數: 6,002
2011-協青社
「UNICEF暴走車年度計劃」
© UNICEF/youthoutreach
© UNICEF/A-Better-World-For-Children
關注的兒童議題:
- 在街上蹓躂的青少年容易面臨藥物、三合會或性侵犯等危險
- 少年的成就感低,並缺乏推動力改變生活
- 青少年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在社會求存
計劃籌疇:
實踐兒童權利、扶貧、受吸毒影響的兒童之相關工作及受身、心、性虐待或疏忽照顧影響的兒童之相關工作
目的:
- 減少青少年夜歸及在街上蹓達,及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 提升夜青的自我形象,令青少年更有動力重返學習及就業
簡介:
- 安排一輛5.5噸重的「暴走車」(附有塗鴉裝飾,備有電腦、醫療設備、小遊戲、滑板、電視遊戲機等)行駛全港18區,深入偏遠的角落,主動接觸夜歸的本地及少數族裔2011 YO青年
- 「暴走車」每周行駛一至兩次,由晚上9時至早上6時,每逢節日時設有小主題,1年共提供60次服務
- 兜截在街上蹓躂的青年,接他們回家或提供轉介服務
- 有曾是「過來人」的朋輩輔導員及社工跟車支援,提供危機介入服務及職業服務
- 舉辦大型活動,提高大眾對兒童權利的關注
項目成果:
- 「暴走車」出動達60次,接觸及評估人數達1,614人,當中約86.6%為18歲或以下的兒童
- 162名年輕人接受學業及工作轉介服務,工作員更為這些青年提供工作資料及面試技巧,幫助青少年尋找工作;357名年輕人獲接送回家,情況嚴重又無家可歸的青少年,會獲得即時住宿服務,並有社工跟進,提供家庭治療、個人及小組輔導服務等,讓青少年學習與家人相處的技巧及改善與家人的關係
- 項目亦以問卷調查了151名使用暴走車服務的年輕人,結果顯示
i. 少於20%受訪者曾聽過《兒童權利公約》,不足一半知道公約列明的權利
ii. 超過8成受訪者認同18歲以下的兒童有權利發表意見、相信不同宗教等
iii. 超過7成受訪者認為人無權用任何方法傷害兒童,而兒童在危機情況下需受到保護。另外,超過一半受訪者不同意父母因經濟困難而售賣子女或父母帶同子女自殺等行為
受惠人數:1,614